一聲深情的呼喚,仿佛要留住那段遠去的歲月。在“革命文物里的烽火記憶”故事會上,“大別山紅娃”劉一帆正講述紅軍戰士盛國華與史沫特萊《跨越山海的約定》,將現場聽眾帶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11月8日,大悟縣宣化店鎮童聲清亮。2025年湖北紅色旅游季暨第三屆“大別山上紅旗飄”主題傳播活動在此舉行。作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自鄂豫皖三省14個縣市(區)的青少年齊聚一堂,以“大別山紅娃”的身份,用真摯的童聲講述紅色故事,讓大別山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光芒。
童聲童語,讓紅色故事“聲”入人心
大悟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十大將軍縣之一,也是大別山精神重要發源地之一。
近年來,大悟縣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結合黨史宣傳教育,通過“選拔、培訓、實踐、展示”,教育培育一批“大別山紅娃”,講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聆聽他們的講述,我仿佛置身于那個烽火年代,感到無比震撼?!庇^眾史歡歡感慨。新城鎮16名“大別山紅娃”,向游客講述《徐海東家族的故事》,讓游客對開國大將徐海東的革命事跡“聽得清、感受到”。

“大別山紅娃”瞻仰徐海東大將親屬烈士陵園
目前,該縣已培育800余名“大別山紅娃”,他們常年活躍在中原突圍紀念館、新四軍第五師舊址等場館,成為大別山精神最年輕的“傳播者”。截至目前,共開展活動200余場,義務宣講2000余場次,服務游客、聽眾超5萬人次,“童聲童語”讓紅色故事“聲”入人心。
紅色潤心,讓紅色基因“浸”入童年
“太姥爺在戰斗中左臉被敵人子彈擊中,當時醫療水平有限,彈片無法取出,直至去世后,在骨灰中發現了那枚彈片,后來舅姥爺(鄧少東之子)將那枚彈片交給了媽媽?!贝笪蛉畬嶒瀸W校五年級1班學生田晟曦飽含深情講述太姥爺——大悟開國少將鄧少東的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從娃娃抓起,在一次次宣講中,孩子們悄然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紅色文化的傳播者。”大悟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管委會主任魏燕華說。
“今年暑期,大悟30名“紅娃”與大別山支教團志愿者重走2.3公里“突圍路”,聆聽“薪火爺爺”陳義萬的思政課,“大別山紅娃”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感悟革命精神。

從紅色場館,到宣講比賽,從“聽”到“講”,“紅娃”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紅色故事傳播能力得到提升,從“?!钡健凹摇?,構建“家校社”聯動的協同育人大格局。
“從最初的膽怯到現在的落落大方,從背課文式講解到現在自帶感情呈現,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中落地生根?!毙鲁擎傊行男W校長寧華芳說。
三省協同,讓紅色精神“融”入發展
11月8日下午,在宣化店鎮河西村楊灣,由武漢傳媒學院師生創作編排的行進式紅色情景劇《1946中原突圍》正在首演,該劇以“實景還原、互動沉浸、專業協同”的創新表達,讓70多年前的革命歷史走進現實。

行進式紅色情景劇《1946·中原突圍》片段
近年來,大悟縣牽頭推動大別山鄂豫皖三省近40個縣(市、區),先后共同發出大別山振興發展協作倡議、推介大別山紅色文旅、舉行紅色情景劇展演、組織青年同唱愛國歌曲、傳承大別山紅色文化等,打破地域壁壘,強化區域協作,構建起“文旅聯動”紅色文化傳承合作模式。
鄂豫皖三地在茶葉產業、紅色旅游、生態保護、交通建設、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2024年,大悟接待游客79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5億元,超18萬人吃上“旅游飯”。紅安、大悟、金寨等7縣市簽署《大別山紅色旅游城市發展聯盟共識》,并推動實體化運作。安徽與大悟攜手發展“黃茶產業”與羅山共護國寶朱鹮,與紅安共推公平競爭審查,羅安高速與武大高速互聯互通……紅色精神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能。(吳垠 、易榮波、李怡 、付波、辜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