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青城鎮以“實戰、實用、實效”為導向,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打造“青力而維、眾治成城”平安建設品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質效。
資源融合,實現高效協同
著眼打造“1+6+1”平臺架構,今年以來,青城鎮對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改造提升,打造集信訪接待、矛盾調解、分析研判等功能為一體的基層治理陣地。同時,不斷延伸工作觸角,在全鎮6個管區和黃河大集中心區域全部設立調解站點,進一步提升矛盾糾紛調處效率。
當地明確鎮綜治中心“指揮中樞”職能定位,整合平安法治、司法、信訪、人社、住建等12部門常駐,吸納婦聯、自然資源等7部門輪駐,協調各訴求有關部門隨叫隨駐,真正實現群眾“進一扇門、解萬般事”。
當地實行矛盾糾紛“一窗受理—雙線辦理—分類處置—閉環化解”工作流程,每日由各村上報矛盾風險情況,每周召開周例會分析問題、研究措施,每月由鎮黨委書記召開會議專題調度平安建設工作。
流程再造,提升實戰實效
青城鎮對矛盾糾紛實行紅、黃、藍三色管理,按照風險等級分別通過黨委議事調、中心牽頭調、村委跟進調進行分類化解。建立矛盾糾紛提醒、督辦、約談機制,督促村居主動調解小事、部門聯動處置難事、專班攻堅化解硬事,確保全鎮90%以上矛盾糾紛在村級化解。
推行“周五駐村日”機制,采取“鎮黨委派單、干部接單、聯合村‘兩委’辦單”模式,組織干部下沉參與村級治理。組建26支“青城衛士”巡邏隊,堵塞治安漏洞,筑牢平安防線。打造“網格+警格”模式,依托“六聯”工作法,實現全鎮110警情同比下降16%,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3%。
此外,當地還建立“心理服務+矛盾糾紛化解”“心理援助+重點人群管理”“心理危機干預+應急處置”三種模式,組建“說事拉理”心理服務隊伍,不斷充實“心防”力量。
品牌賦能,筑牢平安底色
青城鎮推行“望聞問切”工作法,讓矛盾調解更接地氣。“望”就是通過排查全方位搜集矛盾糾紛線索;“聞”就是對矛盾糾紛分析研判風險等級;“問”就是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定時回訪”制度,減少矛盾反復;“切”就是以傾聽、疏導等方式快速“切”入調解,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最大限度實現一調即成。
青城大集有500多年歷史,每集人數超萬人。考慮到大集人多、矛盾多,當地成立“黃河大集矛調工作室”,把矛盾調解陣地建在大集上,可以快速處置現場矛盾。同時,老百姓在趕集的同時也可以及時順暢反映訴求。
當地還將地方名勝文昌閣蘊含的崇文尚理、明辨是非的文化基因融入基層治理,搭建“文昌有理”品牌調解室,同時,還成立“李輝警官調解室”“法學會基層服務站”等工作平臺,實現了各方力量共駐共建、協同聯動。
(作者:宮永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