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舒暢
新加坡近期公布最新經濟數據,認為上半年經濟表現好于預期,并將此前因關稅風波下調的全年增長預期回調至1.5%-2.5%。不過,新加坡上半年經濟增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制造業“提前出貨”,即企業為了規避美國即將生效的關稅,提前集中下單、出口。這一現象在東南亞其他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也較為普遍。隨著美國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及“搶跑效應”逐步消化完畢,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警示,下半年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風險偏向下行”。
“提前出貨”不可持續
“在運力有限的情況下,貨運價格幾乎翻了一倍……但客戶依然不斷打電話來,無論多少錢,他們都要把貨送到美國。”連接企業與航運公司的中間人何先生說,“提前出貨”主要始于4月初,當時特朗普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對象征收“對等關稅”90天。

新加坡魚尾獅公園 鄧智煒 攝
自5月起,“搶跑效應”開始減弱。從數據來看,新加坡制造業整體產出在2月、3月環比減少,4月驟然扭轉為環比增長2.6%,5月、6月仍保持環比增長,但增速逐月放緩。
對于企業而言,“提前出貨”不可持續。星綸控股總裁李堅輝表示,公司橫跨制造、投資與房地產,不少客戶原本安排8至9月交貨,要求提前交貨后,工廠滿負荷運轉。看似生意興隆,但加班成本會降低利潤,“不是飽死,就是餓死”。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美國貿易政策反復無常,使出口商陷入“提前下單-觀望-再次提前下單”的循環,供應鏈難以穩定,產能也因此出現階段性閑置。同時,企業擔憂搶跑式出貨帶來下半年訂單回吐壓力,進一步削弱產銷平衡。
企業與消費者同趨保守
李堅輝說,有客戶建議他們在關稅更低地區增設新廠,但他認為當前形勢下,未來消費需求難以預測,貿然擴產風險高。
就業市場方面,新加坡人力部表示,全球不確定性上升促使企業收緊用工策略,預計招聘與加薪意愿將在未來幾個季度進一步減弱,關稅負面影響將在接下來幾個季度更明顯地傳導至勞動市場。
謹慎態度也見諸零售業。新加坡是咖啡消費大國,關稅影響下咖啡豆價格持續上漲。新加坡一家咖啡店老板林先生表示,全球咖啡豆交易以美元計價,當美元走弱時,出口商常選擇觀望不賣,進一步推高價格。當下,不少咖啡店為了控制成本、保持售價不變,開始在咖啡中摻入玉米、小麥、大麥等填充物,普通消費者難以察覺。
消費端同樣承壓,尤以零售和餐飲領域最為明顯。全球知名市場調查公司YouGov近期針對新加坡的消費者調查顯示,整體消費情緒趨于謹慎,支出結構正從非必需消費轉向儲蓄與投資。26%的受訪者計劃減少外出用餐,18%至21%計劃削減休閑娛樂、酒廊消費及奢侈品購買等非必需開支。
政策快速反應,抵抗下行風險
壓力之下,新加坡上半年迅速出臺政策以減緩沖擊。4月成立“經濟韌性小組”,由副總理顏金勇領導,專責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對本地經濟的沖擊。
財政方面,政府推出現金補貼、水電津貼及青年信貸支持。7月,宣布向出口導向型和制造業企業提供每家最高10萬新元補貼,用于調整供應鏈與重組產線。
貨幣政策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罕見采取寬松立場,1月與4月兩次調整匯率政策,放緩新元名義有效匯率升值步伐,維護出口競爭力。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秀心說,這讓出口企業“稍微松了一口氣”。
盡管政策響應迅速,下半年形勢仍不容樂觀。顏金勇坦言,上半年增長部分得益于“提前出貨”效應,未來6至12個月經濟增速放緩“幾乎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