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0月29日電(記者黃安琪)“創新藥研發階段有什么政策支持?”“創新藥想進醫保,要符合哪些條件?”……一系列生物醫藥企業關切的核心問題日前在上海市閔行區產業生態圈黨建工作專題會“醫保醫企面對面”座談會上得到了解答。
“凝新同行?聚創未來”——閔行區產業生態圈黨建工作專題會暨生物醫藥產業主題研討日前在浦江智谷舉行。《閔行區產業生態圈黨建工作指引(試行)》《閔行區深入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黨建的若干措施》正式發布,以體系化制度設計為產業生態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會議提出,聚焦生物醫藥產業,通過實施“連心行動”“鏈上行動”“聯域行動”及配套保障等12條具體措施,發揮產業生態圈黨建作用,引領助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為突破資源瓶頸、強化社會整合,閔行區以黨建重塑資源鏈接機制,以服務助推發展。12位涵蓋黨建理論、技術研發、產業經濟領域專家,受聘成為閔行區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黨建專家顧問團成員,為閔行區生物醫藥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
會上,閔行區科委和交大、華師大共同發布了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清單,推動實現“家門口的創新資源”。在此基礎上,閔行區將持續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構建生物醫藥創新聯合體。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與馬橋鎮開展黨建聯建,在提升黨建質量和深化產教融合中,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該學院教師團隊與威高集團成立智能骨科聯合實驗室,共同打造智能醫療開發與應用研究平臺。
作為上海生物醫藥先導產業核心承載區,閔行已形成“北部研發總部、東部高端制造、南部創新策源”的“3+X”產業格局,全區集聚生物醫藥企業900余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73家,覆蓋原料藥供應、醫療器械、生物藥、中藥及醫藥全鏈條服務。
今年5月,《閔行區關于新一輪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進一步加大政策疊加,助力閔行建設成為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鏈接全球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制造高地和服務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