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貴州仁懷市茅臺鎮舉辦的2025赤水河論壇上,中國經濟信息社傾力打造的《以酒為媒襄盛舉 文化交融塑未來——攜手共筑全球酒業文化生態》智庫報告正式發布。報告聚焦酒類品牌跨文化傳播、適配年輕群體與海外市場需求、AI和數字化賦能釀造與營銷等主題,從不同角度闡釋全球酒業文化生態建設,對世界各酒類品牌文化內涵、特征、現實意義進行了全面梳理。

這份智庫報告匯聚了全球酒業實踐經驗與最新研究成果,不僅為中國白酒出海提出清晰的路徑指引,更將助力全球酒業打破文化壁壘,推動構建開放共贏的全球酒業文化生態。
促進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流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酒文化依托其歷史、地理和酒類工藝特點,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傳播路徑。例如,法國、阿根廷、意大利等著名葡萄酒產區,通過推廣其深厚的品鑒文化,將品酒文化融入人們的生活方式,在全球消費者中建立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中國酒類品牌則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餐“出海”帶動文化傳播,逐步進入亞洲、歐洲、美洲等國際市場。
自2020年起,法曼尼國際酒業利用其品鑒中心及多種活動平臺,在法國累計舉辦了200余場品鑒會,主要面向法國消費人群,專業群體。數據表明,參加者中約七成表現出愿意接受或喜歡中國白酒,說明國際消費者真正接觸并理解白酒的香型與飲用方式后,多數會給出積極反饋。
2025年,“臻品之約·中國茅臺 萊茵華章”文化交流活動在德國法蘭克福市舉辦,德國法蘭克福茅臺體驗館同步開業。五糧液在海外開啟了“中國簽證+白酒文化”聯動模式,將在海外50座城市的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構建五糧液品牌文化體驗空間,讓每一位即將赴華的外國人能在“第一觸點”感受到酒背后的代表文化。
報告指出,建立品牌文化與消費者價值觀的連接是促進品牌認同的關鍵。讓消費者在享受美酒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酒文化的深刻內涵,進而增強對品牌的認同感。
推進跨界合作的品牌共鳴
報告顯示,從全球酒業的創新發展看,跨界合作觸達年輕市場已成為主流趨勢。特別是與藝術界、音樂界、時尚界的跨界合作,更成為國際酒類品牌與年輕消費者建立鏈接的有效途徑。
格蘭菲迪2025年攜手法國著名涂鴉藝術家安德列·薩拉華,推出了璀璨珍藏系列迄今為止最高年份酒款“格蘭菲迪31年”。此外,尊尼獲加黑牌與《魷魚游戲(第2季)》合作,推出了限量版。
在海外高端酒類品牌不斷跨界、發力年輕市場的背景下,中國國內酒類品牌的跨界嘗試也正逐漸多元化。
2025年,貴州習酒知交酒延續與歌手刀郎的深度合作,獨家全程總冠名刀郎演唱會;中國黃酒企業古越龍山與華潤啤酒共同研發推出“黃酒+啤酒”跨界聯名產品。
對于跨界產品,年輕消費群體往往既希望保留傳統酒類的獨特品質,又要求符合現代消費的性價比邏輯。2025中秋之際,茅臺推出中秋團圓季·德化白瓷茶具套組禮盒,為文創市場帶來“可品鑒、可收藏、可傳世”的全新選擇。
除了跨界聯名,酒企還通過融合地域文化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茅臺推出“黃小西吃晚飯”系列產品,融合地域和茅臺酒文化,推動“酒旅融合”,拓展消費場景,傳播酒文化。
報告認為,全球酒業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而年輕一代消費者已逐漸成為酒類消費的新興力量。針對中國年輕消費群體,帝亞吉歐集團針對旗下各個威士忌品牌推出專屬原創威士忌神獸宇宙IP,還聯合天貓推出了威士忌神獸宇宙系列數字藏品。與此同時,結合中國年輕群體中的“航天熱”,帝亞吉歐旗下尊尼獲加攜手航天文創(CASCI)推出了寰宇遠行特別版。
值得關注的是,茅臺、五糧液等中國白酒品牌借助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等新興傳播渠道開展互動性強、趣味性高的營銷活動,觸達廣大年輕消費者,已成為酒企的普遍選擇。
探索數智時代的創新轉化
報告顯示,AI在酒類釀造領域的應用起步較早。瑞典的威士忌品牌Mackmyra Whiskey與微軟以及Fourkind合作,運用AI分析歷史配方和消費者數據,推出了世界首款由AI開發的威士忌。帝亞吉歐則將AI應用于酒瓶定制領域,提升了旗下產品的個性化風格。
此外,奧地利的葡萄酒酒莊Muster采用AI來輔助葡萄分揀;日本的清酒酒廠“久保田”用AI分析用戶口味;波蘭的朗姆酒品牌Dictador更是大膽創新,直接聘請AI機器人“米卡”擔任CEO,探索更智能化的決策方式。
茅臺、洋河、瀘州老窖等中國白酒品牌,也在全面深化傳統釀造工法的數智化探索,借助AI、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成功實施了在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及智能化方面的跨越,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推動企業數字化升級。(羅浩)